天津兑现民生幸福清单 政策温暖人心
在天津,近1900家老人家食堂为老年人甚至年轻人提供了便捷的餐饮服务。22万名低收入人口被纳入动态监测平台预警体系,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。婚俗改革方面,河北区意风街等6个特色结婚登记点将婚礼与美景结合,减轻了新人负担。近年来,天津市民政局聚焦“一困一残、一老一小”等群体需求,出台了一系列民生政策,完善各项制度体系,加强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,着力解决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。
社会救助关系到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社会公平正义。天津持续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,确保民生底线得到保障。今年出台了《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构建分层分类、梯度救助格局。通过“大数据+铁脚板”的方式,将13.69万人纳入保障范围,累计救助各类临时遇困人员3211人次,帮助321名人员成功寻亲。此外,动员全市114家基金会和189家慈善组织开展灵活救助帮扶,组织“情满津门”等活动,发放慰问金1.55亿元,受益群众达16.5万人。
“津牌养老”越来越受到市民认可。民政部门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从特困老年人向全体老年人扩展。一方面组建新一届老龄工作委员会,大力推进老年友好社会建设;另一方面优化设施建设,新建养老机构17家,新增床位1806张,并建成10个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。同时,扩大老年助餐补贴覆盖范围至70岁以上7类特殊困难老年人,建立健全高龄津贴、养老服务补贴和养老护理补贴三项制度,完成1500余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。通过举办养老金融研讨会和交流对接活动,壮大银发经济,推进京津冀养老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民政部门积极推动公共服务从“有没有”向“好不好”转变。婚姻登记实现全市通办,试点跨省通办,并积极推进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。持续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,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全程网办,惠及20万人次。21个部门联合开展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关爱提质增效行动。在全国率先推出96456“送亲人、找民政”服务专线,拓展“海之眠”骨灰撒海服务品牌影响力,辐射多个省市。
民政部门还持续推进社会组织创新创优,凝聚社会治理共治合力。不仅创新社会组织监管模式,争创全国唯一的社会服务机构综合观察点,打造天津行业协会商会活动品牌。2025年将继续完善政策制度体系、服务保障体系、监督管理体系和社会参与体系建设,提升百姓“幸福指数”。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